You have read 1 of 3 stories. Sign up for free to read more.

深度解析:全球升温1.5摄氏度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全球升温2摄氏度的情景固然较让人沮丧,但即使把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内,事态也不容乐观。根据最新研究,因气候暖化,亚太地区数十亿人的生活将受到日益严重的影响。

siargao devastation typhoon rai
台风雷伊来袭,彻底摧毁菲律宾北苏里高省 热门冲浪胜地锡亚高岛 (Siargao Island) 的一家海滩酒店。图片来源:Albert Lozada / 绿色和平组织 

不论是伊斯兰堡或莫尔兹比港,北京或堪培拉,全球不同城市下来都将因气候暖化受到巨大冲击,但大家所做的准备却远不足够。

洪水、火灾、强风……可怕的灾害正朝我们而来,即使成功将全球暖化导致的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也无法阻挡它们。

所谓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是科学家为说服政府和企业及早采取行动,应对严重气候风险与威胁,而在全球升温2摄氏度以外提出的另一情景。然而,尽管成功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这个关键数字可减缓气候暖化的影响,这么做却不足以避开重大的灾害。

对于较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亚太区域国家来说,逾过1.5摄氏度这个临界点究竟意味着什么?Eco-Business将在这篇报道中,深度解析气候暖化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首先,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年8月的报告,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升温逾越1.5摄氏度已是无可避免的现实,全球升温在2040年前就会达到这个临界点。世界气象组织本月也发布了统计数据,加以补充证明这点。

根据数据,下来五年,单一年度气温升幅超过1.5摄氏度的可能性达48%;五年内平均气温升幅飙至超过1.5摄氏度的可能性也有10%。

新加坡地球与观测研究所所长霍顿(Benjamin Horton)教授受访时说:“时间不多了,我们快来不及实现《巴黎协定》中所列、要将升温限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内的远大目标。”

他也补充说:“过去十年,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已转变。从原本的无知、无视与不信任,转变成现在的担忧。”

洪水与风暴

对于生活在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南亚最大流域的近 7.5 亿人来说,气温上升1.5摄氏度,可能意味这些地域年中季风风暴的降雨量增加10%。这将加剧洪水泛滥的风险。

而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如今被认为是20年一遇的降雨事件,频率在升温1.5摄氏度时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

在印度尼西亚和陆地东南亚,五天持续降雨的现象,即目前豪雨的常见衡量标准,可能性将增加30%

尽管这些年来更好的灾害应对措施降低了死亡人数,但洪水仍然给亚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过去十年,亚洲就因严重灾害损失和低保险费率每年损失约 2800万美元

在当前全球升温1摄氏度的情况下,相比工业化前,全球10 年一遇的洪流发生的可能性已增加 30%。据根据IPCC计算,升温1.5摄氏度时,这个可能性将增至50%,现象在亚洲和非洲将尤其明显。

同时,太平洋区域的热带台风发生的频率预计会降低,但强度会更大。过去几十年,此类风暴的风力已变得更强,登陆后的覆盖范围也更大。

去年袭击菲律宾的最强风暴台风雷伊,就造成 400 人死亡,庄稼和房屋损失超过50万美元。

极端高温与火灾

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受热浪袭击,白天气温接近 50摄氏度。根据官方数据,热浪导致的死亡人数约90人,而这普遍被认为是保守估计。

全球升温1.5摄氏度后,热浪带来的影响将更大。本来就常遭遇热浪来袭的地域,下来日间气温达32摄氏度(即足以影响户外劳作的气温)的天数将增加四天。在孟加拉、印度东部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如此高温天数可能总计一周以上。

在一些地域,每年也可能有多一天的日间气温会攀升至35摄氏度。尤其在巴基斯坦西部和印度西部,每年会平均两次出现这类足以致命的高温现象。

而相较这些取决于空气最高相对湿度的湿球温度数据(wet-bulb measurements),人的体感温度还要高好几度,直接曝晒在阳光下时,尤其热气逼人。

除了日间气温之外,这些地域的夜间气温也可能平均增加10%,使得人们无法从白天的高温炼狱中逃脱,必须继续面对夜晚的闷热烦躁。

整体来说,随着全球升温1.5摄氏度,亚太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类似情况。东南亚部分地区预计每五年会发生一次严重热浪,澳大利亚北部每10至30年则可能发生一次热浪。

因混凝土表面会吸收更多热量,城市的高温现象会更严重。人口为1500万的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其气温目前已比附近农村地区高约2.6摄氏度。澳大利亚悉尼的气温则比周边地区高约 0.2摄氏度。

Tiong Bahru area in Singapore haze

2015 年 9 月烟霾期间,空气灰蒙蒙的新加坡中峇鲁地区。图片来源:Flickr/Charles EYES PiX。

全球升温1.5摄氏度,森林火灾预计将恶化,尤其在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期间。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圣婴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使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变暖并影响全球气候模式——例如在亚太地区造成更久的干旱。

2015年就发生一系列特别严重的森林大火,在林火事件最多的印度尼西亚,近 30 人死亡,学校都因烟霾情况太严重而关闭。根据一项研究估计,在全球升温1.5摄氏度的情况下,发生比 2015 年更糟的火灾的概率超过80%

粮食安全

全球升温1.5摄氏度带来的鲜少好处之一,或许是它可能可助保障粮食安全,只不过不是每个国家都会受益。例如,在亚洲部分温带地区和澳大利亚南部,作物产量可能增加,但在亚洲热带地区,作物产量可能下降,南亚地带的作物则可能因高温压力而出现产量极低的情况。

在印度,小麦产量今年就预计会受到一系列豪雨与高温打击。印度因此已限制小麦出口,而这进一步加剧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所导致的粮食危机,尤其印度与乌克兰都是西方国家粮食供给的主要生产来源。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模式的变化,作物生产可能从肥沃地区转移到原本有其它用途的土地,给政府和地主制造更多问题。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不会一夜间上升,但对于亚洲许多住在沿海地区的人民来说,他们已经可以逐渐感受到这现象带来的影响。如果全球升温1.5摄氏度,海平面在本世纪末可能高出 0.55米。

进一步的升温则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约一米。目前,亚洲热带地区有1亿5700万人生活在海拔不到两米的沿海土地上,他们将受到洪水和风暴潮冲击。这些人大多居住在孟加拉、泰国和越南密度极高的城镇或村落。

我认为证据已经明确。提前部署适应方案将大大降低一些气候风险。

周祥龙,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区域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减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如印度尼西亚限制了沿海地区的发展,新加坡也垫高了海滨地带的道路。

大自然也不幸免

即使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澳大利亚的珊瑚礁也几乎肯定被摧毁。过去六年就有四年发生大堡礁因升温海水而白化的事件,频率极高,是人类近代史未曾见过的现象。

升温1.5摄氏度,也可能导致太平洋中氧气水平下降约 10%。虽然幅度不大,海洋氧气水平还有恢复的机会,但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则已发现高度脱氧的海域。由于海洋生物无法生存,这些海域被称为“死区”。“死区”最初形成可能因农田肥料被冲刷入海,导致海水脱氧,但气候变化和海洋升温预料会使氧气水平下跌的情况加剧

至于亚洲的热带森林,全球进一步变暖导致的干旱与火灾可能造成树木死亡率提高。大雨也可能冲走土壤中的养分,阻碍植物生长。

参与第六次IPCC评估报告工作、研究气候变化的新加坡管理大学副教授周祥龙说:“整体来说,气候变化适应与气候韧性发展的步伐参差不齐。一些政府完全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一些则严肃看待。”

周祥龙说:“我认为证据已经明确。如IPCC评估,提前部署适应方案将大大降低一些气候风险,对比适应方案所带来的益处,相应的成本也是值得的。”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效,欢迎您来加入 Eco-Business 的新闻团体!

Your support helps keep our journalism independent and our content free for everyone to read. Join our community here.

最多人阅读

专题活动

Publish your event
leaf background pattern

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性 加入Eco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