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产业打造循环经济,只缺制造商加入?

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时尚产业带来的环境影响,诸多大牌正在做出巨大承诺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亚洲的服饰供应商是全球时尚产业的关键一环,占据整个产业供应链的巨大份额。

Garment factory in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越南胡志明市的一家制衣工厂。如今,创新性的工艺可以让服装制造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但制造商是否准备好采用这些方法呢?图片:亚太ILO, CC BY-NC-ND 2.0

伦敦牛津街、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新加坡乌节路——这些地标性商业街,一直被时尚产业用来展销其最新商品。而在浮华的橱窗背后,深藏着一个并不那么光鲜的事实——时尚产业消耗巨大的资源,而且十分浪费,每秒钟生产的纺织品垃圾,可以堆满一整辆垃圾回收车。

美国1.3万亿美元的服装产业,带来了3亿制造和零售业岗位,同时每年也使用了超过9800万吨石油、化肥、化学药剂、燃料以及930亿立方米的水。

专家已经警示过,维持这种现状的后果,对于环境和经济可能是“灾难性的”,而这种警告,也被高调的环保活动者用来呼吁时尚业向绿色转型。

对此,一些公司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使用回收废物制作服饰,设立衣物回收项目、以及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纺织品回收方式。许多时尚公司都在朝着循环经济的目标努力,这意味着衣物和原材料的使用将会更加有效,不会产生废物。

然而,有观察者表示,尽管个体创新很有价值,系统性的变革依旧未能实现。

国际可持续性非营利机构Forum for the Future的首席战略员Kia Jiehui表示,“创新和大规模的解决方案是有差距的,大的解决方案,可以颠覆价值链上的根深蒂固浪费行为。”

品牌供应链上的大型制造商,掌握着填补这一空缺的关键手段,因为他们一直在进行高质量、高速以及大批量的生产,Kia补充道,“因此,他们会将大规模循环生产方案落到实处。”

“如果服饰品牌想实现打造循环产业的严肃目标,那他们的供应商必须要认清采用循环手段的价值。”

由于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亚洲无疑是时尚供应链的绝对核心,也是很多可以将时尚产业变得可循环的公司的大本营。

其中一家这样的公司,就是台湾的鎰呈行(Yee Chain International)。这家公司在该区域有一系列工厂,用于制造运动休闲鞋所需的彩色弹力布料。

鎰呈行的可持续性负责人Martin苏先生(音译)告诉EB:“我们每年生产4800万双鞋子,但是有200万双都会成为垃圾,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为什么时尚制造业的浪费问题如此巨大?解决这一问题又有哪些关键难点?在制造商、品牌方以及可持续性专家眼中,这个产业结构复杂、供应链广泛、运营全年无休,也就导致了以下四个关键难题:

 1. 耗时费力的物流

Kia表示,服装通常会在完全迥异的地方被制作和贩卖,而这些地方相距甚远,会导致较大的运输问题。

 她解释道:“如果产品的设计、打样、大批量生产和销售都在一个国家,那在回收或者处理衣物时,就可以有一套健全的实体网络。”

“但是,因为正向供应链散布在全球各地,反向供应链——也就是将产品从顾客手里收回的这个过程,会变得困难许多。”

未来几年,制造商可以更加关注离本地区更近的市场,而不是横跨大洋的其他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的消费不断增长,这样做可以促进本地反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Kia表示。

2. 权力分配问题

另一个阻碍就是制造商和他们的客户间不平等的权力分配:面对来自规模巨大的原材料集团和全球品牌商两方面的压力,制造商没有能力拒绝客户需求,尽管这种需求代表着浪费。

鎰呈行的苏先生提到这些浪费行为背后的几个原因,包括任性的设计师要求制作多个样品,而不管其对供应链的影响,以及产业对于持续追赶客户品味的焦虑。

“无论怎样,品牌是付费方,我们需要听他们的,”苏先生说。

他还提到,制造商通常无法接触到买方公司的关键决策制定者,而这样的人可以帮助他们打破既定的操作模式。

“供应商的工作就是寻找加工原材料,对他们来讲,价格主导一切。但是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和营销的部门,可能观点就不一样。”

3. 错配的生产动机

来自Forum for the Future的Kia表示,快消品时尚的更新速度之快,也带来了一些反常的诱因,促使人们忽视、甚至是宽容废弃问题。

品牌方会要求供应商在“极端有限”的时间内交货,并且会在出现产品纰漏时对制造商罚款,Kia补充道。这样双重的压力,导致供应商通常会选择过量生产,来弥补生产问题带来的损失。

按照Kia的说法:“生产大量的垃圾,总比丢掉生意的损失要少一点。”

Kia建议,政府应对生产垃圾进行征费,或者实行碳税,以解决制造商的扭曲生产动机。目前台湾已经推行了这样的政策。

鎰呈行的苏先生也提到,依据品牌商的预测,制造商会为了快速完成交货要求而囤货,甚至在实际下订单的几星期到几个月之前就完成生产。“但如果订单数量很小,这就会产生大量垃圾。”

4. 技术试验

一些品牌正在试图推翻这种不平等的权力体系。

一个例子就是瑞典时尚巨头H&M,该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百分之百循环可持续”,只使用回收和可持续性原材料。H&M也是产业中第一家提供店内衣物收回项目的企业。

H&M全球生产环境经理Harsha Vardhan指出,为了将过量订购和过量生产样品的问题减少到最低程度,H&M在诸如数码打样和采购货源的科技方面做出了大量投资。

H&M公司意识到,在质量和价格方面依旧有挑战,并愿意在短期内吸收更高昂的成本,以便支持供应商采用更加可循环的生产方式,Vardhan说道。

然而,她补充道,尽管对于这些大品牌来讲,有些科技挑战还是很严峻的。有些材质,比如丙烯酸橡胶,并没有现成的回收措施;混合纤维衣物也难以回收。

其他服装材料在经过回收处理后,也会比比起初次回收时更加难以处理。Vardhan表示,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更多创新。

打造更好的未来

制造商和品牌都认识到了时尚业的垃圾问题的规模之大,并在寻找让整个产业更加可循环的方案。为此,Forum for the Future开发了“循环跳跃亚洲”(CLA)项目,以加速这一进程。

该项目可以让制造商和品牌共同合作,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找出打造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阻碍,并共同测验解决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Forum for the Future扮演者“中立促进者”的角色,Kia表示,CLA项目会推动一个比标准的“客户-卖家”关系更加具有合作性的环境。

对于鎰呈行的苏先生来说,CLA这样的项目可以帮助制造商们克服诸多挑战。

“这是一个能让制造商和零售商进行公开对话的平台,可以让我与之前想要接触、但是没有机会去认识的人士沟通,同时在沟通时,我也会拥有不同的立场,”他说道。

终于,时尚巨头了解了改变的必要性。而如果不能够让制造商这一产业的基石表达自己观点,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就不会有重大的成果出现,Kia表示。

H&M的Vardhan这样总结道:“作为品牌,我们不能自行定下目标,然后期待供应商去实现。我们必须要通过投资和创新,来赋予他们这种能力。整个产业需要共同努力,解决可持续性挑战。”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效,欢迎您来加入 Eco-Business 的新闻团体!

Your support helps keep our journalism independent and our content free for everyone to read. Join our community here.

最多人阅读

专题活动

Publish your event
leaf background pattern

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性 加入Ecosystem →